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网络空间人类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峰,面对全球互联网发展的共同问题,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十年来,在这一重要理念的引领下,中国网络空间产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走上了互联网强国之路。也为推动全球互联网发展和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落下帷幕。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和互联网专家共同探讨互联网发展与治理,展示最新科技成果。世界互联网大会已成为全球互联网界的年度盛会,中国在全球互联网上的作用互联网舞台正变得更加清晰。十多年前,当人们第一次齐聚乌镇讨论互联网发展时,网络空间发展不平衡、规则不完善、秩序不合理等问题日益凸显,国际社会正在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2015年12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他深刻指出,网络空间的前途命运必须由世界各国共同主理,发展成果必须由各国人民共享。他还提出推进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应遵循的“四项原则”和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近十年来,建设社区的重要理念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响应。
世界互联网理事会秘书长任贤良:习近平主席的理念为互联网发展全球治理提供了清晰全面的理念框架和实践行动路径。它代表了网络空间的美好愿景,符合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服务于全人类的共同福祉。
习近平关于加强互联网建设的总讲话 在中国重要思想指引下,十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和治理为世界提供了“中国范例”。我国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速部署,5G基站总数已达464.6万个,90%以上行政村实现5G网络覆盖。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医疗、教育、制造等数千个行业。国产芯片正在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链生态系统。中国已成为全球5G网络规模最大、网络零售规模全球最大、移动支付普及率全球最高的国家。
十年来,我国先后制定了150余部网络领域法律,网络综合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网络生态不断完善。
中国的实践给本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方案”也走出国门,为缩小世界各国“数字鸿沟”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亚洲,中国和东盟正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创造更多新机遇。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等领域合作新亮点。中国装备和技术为当地数字化服务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非洲,“北斗+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使莫桑比克农场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农作物的规模和品种。北斗系统及相关产品目前已在非洲30多个国家部署,为当地水利、交通、农业、气候监测等领域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
赞比亚财政部和国家规划部高级经济学家Liphalaro Oxilia Namasik: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努力非常积极和创新。这将有助于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网络空间方面的差距。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和经济发展。如果我们以非洲为例,尤其是我国赞比亚,与中国合作建设的数字基础设施确实帮助了我国,在创新发展、电子商务等领域发挥了作用。
中国在网络空间有着共同的未来。它不仅是全球社区建设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坚定的实践者和强有力的领导者。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提出全球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并宣布全面发展人工智能能力规划,推动人工智能技术造福全人类。面对全球数据安全问题,中国提出《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宣布《数据跨境流动全球合作倡议》,为推动国际数据治理与合作注入强劲动力。
过去十年,中国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努力凝聚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广泛共识,以更加合作、包容的方式应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建设更加普惠、繁荣、和平、安全、平等、包容的网络空间,推动国际社会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